微波殺菌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項輻射殺菌技術。微波殺菌技術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多用于流質食品的殺菌,例如醬油、啤酒,近年來也應用于固體食品小包裝的殺菌。國內外有關微波殺菌保鮮肉類食品取得良好效果的文獻多有報道。微波能夠在短時間內,使食品中的微生物受到微波熱效應和非熱效應的共同作用,使其內部蛋白質或生理活性物質發生變異,從而達到殺菌的目的。微波殺菌具有很快、節能以及對食品品質影響小等優點,將微波技術用于食品工業中可改善在生產中的衛生條件和自動化程度,因此它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日益受到重視。目前對粉狀食品的殺菌主要采用高溫殺菌法。在生產中使用這種方法,需要設備龐大,資金高,影響食品的營養價值,且殺菌效果不好。
辣椒粉在加工、儲運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如原料本身含菌量高,生產加工過程中難以殺滅害蟲蟲卵和微生物,原料或成品保管不善,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等,很容易造成微生物超標,并由此造成巨大損失。由于辣椒粉本身的特殊性,一般的加熱或化學殺菌方法均不適用,輻照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控制微生物,提高辣椒粉衛生質量,但其存在以下缺點:受輻射源的地點,產生輻照異味或輻照物殘留,使辣椒粉的辣香味損失,而且輻照處理后色澤變化較大。因此,尋求合適的殺菌方法顯得比較重要。微波殺菌是近年新興的一項輻射殺菌技術,它不同于X-射線和γ-射線,是一種非電離輻射。微波殺菌的原理在于由微波產生的溫度場熱效應和電磁場非熱效應均能殺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微波殺菌技術在食品行業中的應用已達20多項。
微波加熱利用的是介質損耗原理,物料中的水分子是極性分子,在微波作用下,其極性取向隨著外電磁場的變化而變化。微波干燥是利用微波對極性分子的作用,使極性分子相互運動產生大量熱量致其蒸發的原理,通過調節微波干燥時的功率即可調節干燥的速度。工業發達國家微波干燥技術已在輕工業、食品工業、化學工業、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等領域應用;中國微波干燥技術開始于 20 世紀 70 年代,目前很多農產品都成功應用了微波干燥。但是微波干燥時溫度的測量及控制仍然不夠成熟。常規微波干燥時作物溫度上升快,干燥后作物的品質也有比較大的波動,甚至作物會產生內部焦糊的現象。控溫控制的微波干燥可以使作物的干燥溫度處于設定的區間內,保證作物干燥后的品質,但目前控溫控制的微波干燥技術無論在研究方面還是在推廣應用方面都還比較少。